2012年6月28日,第47届新特药品交易会在青岛举行。会议期间,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陈代杰就抗生素滥用,国内新药研发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抗生素延长人类寿命保证人类身体健康
在谈到抗生素滥用问题时,陈院长首先说:“现在各界对细菌耐药性问题非常关注,对抗生素的滥用问题也非常关注,但是我们希望不要因为这样的关注而走到另外一端,认为抗生素是罪魁祸首。实际上如果没有抗生素就没有我们人类的今天,抗生素的发现使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5年以上,至今为止在医院里,抗生素还是一个救命治病的关键药物品种。
这是我作为一个专家首先向大家说明的,抗生素还是一个好东西,没有抗生素人类就无法想象能够有生命的延长,有健康的保证。”
“经济利益”是造成临床和非临床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
陈院长说:“抗生素的普遍滥用,主要是与经济利益相关的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院还存在以药养医,医院的医生开抗生素处方,直接与他的单位效益,个人的效益挂钩,据统计,2010年,我国平均每人使用抗生素138g,是全球平均的10倍左右,我们国家抗生素在整个治疗药物里面占三分之一之多,2010年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达8万吨以上。二是人们对家禽、鱼虾和肉制品等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抗生素作为动物饲养过程中的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的生长,以及预防动物感染而大量地使用抗生素,2010年我国非临床用抗生素达9.7万吨。三是抗生素生产企业以及医院等含有残留抗生素的废弃物被释放至环境;据估算,在一般的抗生素生产过程中,大概有5%—6%是难于从原料当中提取出来的,而这些残留在废弃物中的大量抗生素往往在没有完全破坏的情况下被释放至环境;2010年我国生产抗生素总量达21万吨。另外,公众知识的缺失也为临床抗生素的滥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老百姓有一种心理,到医院有一点发烧,一点感冒,一点炎症都主动的要求使用抗生素。
针对我国细菌耐药性发展的严峻局面,国家在对医院‘以药养医’方面的控制,以及对抗生素使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政策;国家在对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废弃物处理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防治大量残留抗生素被释放至环境。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多管齐下”的政策和法规出台,以及公众科普知识的提高,抗生素的滥用会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状态;以及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细菌耐药性发展的威胁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抗生素滥用是造成细菌耐药性发展的“罪魁祸首”
陈院长说:抗生素滥用是造成细菌耐药性发展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抗菌药物作为一个选择压力把一些敏感的细菌都杀死,破坏了一个正常的动物体,或者人体内菌群的微生态环境,从而使个别耐药的细菌,可以无限的繁殖,这是目前普遍认为的主要原因。二是很多抗生素对细菌具有诱导耐药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耐药的基因是已经存在于细菌体内,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基因是沉默的,不表达的;一旦滥用抗生素之后,这些沉默的耐药基因就会表达,表现出对抗生素的耐受。三是我们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一方面即使把耐药细菌杀死了,但是它这一个编码耐药基因遗传物质可能还没有被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使体内正常细菌细胞对吸收外源地遗传物质变得敏感,所以这样的遗传物质也很容易被正常的敏感菌所吸收而变为耐药细菌。
另外,由于滥用抗生素后造成的耐药细菌的发展可以通过环境、动植物和人之间的传播。有研究报道表明,在欧洲一个养火鸡厂的饲养员身上,分离出来的耐药菌与火鸡粪便中分离出的耐药菌完全一致,从这点可以证明,耐药菌会从动物传递到人类。
现阶段药企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仿制药物”
在谈到药物创新研究问题时,陈院长说: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确立不败之地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永恒主题。我们国家是一个制药大国不是强国,创新药物是一个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的重要跨越。我们的制药企业要真正承担起强国的使命。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现阶段或者在更长的阶段里面,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全球所有的国家都一样,创新药物难以解决每个国家老百姓‘看病难’‘用药贵’的问题。
真正要解决老百姓当前吃药贵、难以用到好药等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仿制药物。特别是重大仿制药物和急需仿制药物的国产化,并在产品质量、制造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及时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同时也可以迫使进口产品降价甚至夺回国内的市场,降低对国外药品的依赖度。